近日,中宣部公布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册亨县大山小爱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周蓓蕾入选服务标兵名单。
“既然是‘服务标兵’,就应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更多的青春汗水洒向山乡。”这个暑假,周蓓蕾不停在黔西南州册亨、望谟、贞丰等各所公益图书馆辗转奔波,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暑期学习实践忙碌着。
【资料图】
周蓓蕾和孩子们在一起
“我出生于浙江,从小在贵阳长大,我也是贵州人了。2012年大二暑假时参与了大山小爱的支教活动,这次为理想全心投入、心无杂念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也影响了我接下来的人生选择。”今年5月25日,周蓓蕾作为公益界别青年代表,参与黔西南州青年工作座谈会,分享大山小爱带领青年志愿者工作经验及对未来的规划与期许时说道。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周蓓蕾说,正是那一段支教经历,让她深深感受到乡村教育更加需要她,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周蓓蕾毅然选择从事公益事业,成为了大山小爱的全职工作人员。
大山小爱是专注于贵州山区志愿支教服务的公益机构,成立于2012年3月14日,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公平,推动热心公益者成长”为宗旨。彼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二年级就读的周蓓蕾,就参与了“大山小爱”团队举办的暑期支教项目,她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威舍镇阿依小学支教一个月,担任语文老师兼体育老师。
十余年来,周蓓蕾和“大山小爱”团队伴山区孩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她们将无悔青春奉献给偏远山乡的孩子们,先后扎根在偏远的乡村小学开展支教、助学等工作,累计服务3个县市11所学校,累计支教65000余课时,服务孩子66000余人次。
周蓓蕾和孩子们在一起过集体生日
从2013年3月份开始,“大山小爱”团队为阿依小学的19名孩子寻找一对一资助人。之后每半年对孩子家庭进行探访,并且在后续的新支教点不断寻找满足条件的新生。
2019年3月,周蓓蕾及团队关注到学校之外的教育缺乏与需求,工作重心开始从学校走出校外。“一年365天,40个教学周,就有80天的周末,3个月寒暑假就有90天,国定长假又再放10天左右,算下来一年有180天都是不上课的,在学校之外的需求原来是那么重要。”周蓓蕾说道。
2019年3月14日,册亨县巧马镇巧合图书馆正式开馆,大山小爱团队开启尝试社区支教模式,为孩子们提供校外的学习空间、学习资源、社区的文化活动等,真正从社区去带动文化氛围的发展,助力孩子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每到周末,周蓓蕾和团队就带领孩子们开展文艺体育活动、文体运动会、绘本故事会、电影分享会、亲子活动等,让孩子们从书本中看见世界的更多精彩。
孩子们在册亨县巧马镇巧合图书馆里学习
以巧合图书馆为模板,“大山小爱”团队以点带面不断拓展校外教育,4年来,已在兴义、册亨、望谟、贞丰开设威舍镇梦生图书馆,册亨县高洛街道高兴图书馆、冗渡镇榕朶图书馆,望谟县WarM图书馆,贞丰县JoinFun图书馆6所图书馆,共计藏书9.1万册,注册读者10907人,借阅图书共计63468册,每月进馆人数超过12000人。
“图书馆开设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出作用,但十年、二十年,这片土地一定会有所改变,我们期待支教的未来是不需要支教,而是能通过图书馆在社区形成良好的阅读、终身学习的氛围。”周蓓蕾说道。
“最小的善行抵过最大的善念。”周蓓蕾说,大山有小爱,小爱会传染。她们最早服务的学生,有的已经进入大学校园,而如今,这些学生又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大山小爱”团队,继续服务着自己的家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匡奇燃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宋洁
三审 陈俎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