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狂飙》:从陈书婷身上看大女主叙事的另一种可能性

2023-02-06 13:11:46   来源:邑人电影院  

本文作者:少年鞍马

电视剧《狂飙》迎来了大结局。


(相关资料图)

作为2023开年最热门的电视剧,从播出到结尾,掀起了巨大的收视热潮。

和剧中丰富多彩、性格迥异的男性角色相比,本剧的女性角色数量稀少,戏份不多,发挥空间并不大,即便如此,由高叶扮演的陈书婷依旧凭借其飒爽柔媚兼具的出众气质牢牢抓住观众视线,成为了本剧最受欢迎的女性角色。

不谈人物的外貌和衣着,从剧里展现的情节而言,可以看出陈书婷的谋略和头脑绝对不逊于高启强,又拥有泰叔作后台,可以说她具备成为一个“大姐”的资本。但在剧中,她却甘愿做“大嫂”,做高启强的贤内助。这自然是因为国内编剧习惯性地安排女性镶边,担当辅佐男性事业的“工具人”。

另一方面,从陈书婷的视角出发,她的这种选择也有个人追求的原因,她不喜对他人生命的随意剥夺,厌恶东躲西藏的漂泊,虽然表面上她会保护高家男性的“面子”(男性尊严),但实际上尤其在后期,她对这种“面子”的轻视态度表现得愈发明显,因为和日复一日打打杀杀地争夺地盘相比,和平稳定的生活对她而言才是更值得维护的。

这种特质在另一个女性角色:程程身上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高学历的她输给高启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智识不足,而是没那么“狠”。作为泰叔的得力助手,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她为了稳住在建工集团中的地位,选择和半路杀出的高启强正面对抗。

程程当然不是正派角色,她知道以暴制暴的逻辑,也试图栽赃高,可她却低估了对手的冷血。她会做局,却不会杀人,她不善,又恶得不彻底。正如那个工地的工人所称,得罪这两个人的下场一个是丢工作,一个是丢性命。

剧也并未肯定这种在你死我活的厮杀中“留有余地”的价值,选择在程高争锋中,让认清现实后投降的程程最终被“穷寇急追”,坐上了船也没能逃去一个新的世界。且这节的叙事重心在高启强如何拉拢集团股东、如何对泰叔阴奉阳违、对程程赶尽杀绝,大量戏份仍投入于高启强的人物塑造,不免透露出几分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社达气息。

再回到陈书婷身上,她的这套价值观本可以在黄瑶——作为扳倒高启强的最重要的人——身上得到延伸或递进。

由于其生父陈金默在最后一次“任务”之前,都在心甘情愿地追随高启强,积极主动地为高排除异己,而黄瑶又被收养、成长于高家,其投案检举其实不仅是对拟制亲情的颠覆,也是对父辈(生父、养父)生活方式的反叛,体现出主体意识的确立和觉醒,其过程之曲折、抉择之艰难、自我之徘徊本可以有很大的书写空间,但结尾让她毫无征兆地弃暗投明,只以“复仇”作为人物的唯一动机以试图弥补个体生命经验的书写不足,显得单薄乏力。

由于前期在角色刻画上花费时间不均,观众更容易共情高启强,不少人立刻在弹幕里发出“果然不是亲生的”、“孩子不能随便收养”之类的感慨,也让高家这条线的主题最终收束于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上面,可以说形成了另一种“香火叙事”,不可谓不迂腐、不落后。

随着女性意识的普及,我们期待在屏幕上看到更多的大女主叙事。看了《狂飙》,有人就想看性转的高启强,“女大佬”的奋斗史。心狠手辣、横行四方固然能拍成《杀死比尔》式的爽片,可正如戴锦华老师主张的,女性主义叙事不应成为父权文化的复刻,女性的生命经验所累积的历史应当成为另外一种资源,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狂飙》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整体而言有诸多可诟病的地方,但仅凭寥寥戏份,陈书婷这个角色的热度能不亚于其他男性角色,即使很大一部分是演员的贡献,也体现出另一种女主叙事的可能性:那就是不必回避女性身上同理心强、关爱老幼、爱好和平等特质,不必剥除她“母亲”“妻子”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要更关注、以更强的信心去肯定女性身上的冷静、理性、平和、智慧、胆识和成熟。

而后者,恰恰是当下的国产影视作品中最为匮乏的。

关键词: 狂飙从陈书婷身上看大女主叙事的另一种可能性

推荐内容

Copyright www.caikuang.yktworld.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