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春节前有一个热议话题,引起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厦门新招教师将取消编制。从今年开始,厦门校招教师有一项大变革,用备案制和参聘制代替编制。即:幼儿园教师实行备案员额管理;中小学教师实行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
尽管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补贴、五险一金等均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但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聘用和编制有着本质区别,合同工不是“铁饭碗”。
与去年底同样引起热议的深圳教师降薪一样,接下来聘用取代编制,根据财政状态降薪限薪,这都必然推广执行。根本原因无非两点,除了土拍不畅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还有出生人口减少导致校园变得空旷。
学生数量大减就得合班并校,将来教师裁员不可避免。一边是吃紧的财政资金供养不起太多编内人员,另一边没有那么多学生也就不需要那么多老师,于是从今年开始严控编制员额成为必然选择。
当前发生的这一幕,我在前两年批驳学区房炒作的文章中已经讲得很明确,2021年3月10日的《福建学区房深度解析二》中写到,将来内地富余的优秀教师也会到沿海发达城市抢饭碗,即使普通学校也会分配到更多好师资,使得普通校和重点校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
其实都不用去看遥远的中西部地区,哪怕是经济发达的福建沿海城市,读过此前相关数据分析文章的人都知道,出生人口下降幅度也很剧烈,而且县城比市区降幅大,山区县减少更明显。面对裁员,没编制的教师得另谋高就,有编制的教师面对空空荡荡的教室,一降再降的收入,恐怕也得各凭本事到有学生、有岗位、工资高的发达城市找出路。
目光稍微放远就能看到,出生人口下降必将影响各行各业,没有哪个行业逃得过终端用户减少,无非是冲击有大有小,时间或早或晚。20年代已过了三个年头,安静的产房已让产科医护寻求转行,小区楼下的婚庆店、母婴店悄然关张。从今年开始幼儿园会发现招生越来越难,儿童游乐场门票销售持续减少,再过三年就会轮到小学面临这一苦恼。不用说儿童玩具、童装童鞋、月嫂早教等直接相关的行业,就连餐饮业也会因为周末欢乐聚餐的一家三口变少而收入下滑。
如今学区房的谎言已经破灭,教师自身买房也要格外谨慎。以往县城、乡镇上最理想的职业是有编制的工作,比如公务员、医生、教师等,而且体制内就业的家庭还喜欢互相通婚。从今往后教师控编改聘,就让县里的小年轻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将来出路在哪里,毕竟也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
近两年来也有一些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问我在县里买房的问题。无论是安溪、连江这样房价虚高离谱的县城,还是南安、永安这样房价不太过分的县级市,我都会建议他们去看看就业地的出生人口数据,建议他们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毕竟 县乡房 买了就再难变现,县里教师的工资又比不上大城市。